温泉设备形成的更多的泡温泉的场所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乐趣,但有些人们表示泡完温泉有些不舒服,但其实是游客们没有注意泡温泉的注意事项,下面就由温泉设备带领大家一起揭开泡温泉的误区有哪些?
1、并不是跑的越久效果就更好
泡温泉的时间不宜过长。泡的时间能多长要看水的温度。34℃~36℃是微温浴,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能平缓情绪;37℃~38℃是温浴,能缓解血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皮肤紧张;39℃~42℃是高温浴,能改善血液循环、增进新陈代谢。泡温泉的时间以每次10~20分钟为宜,若是34℃~36℃的微温浴时间可稍长些,高温浴就绝对不宜超长。
目前,温泉的成分和项目也更加多样化,所以在浴中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如果温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应防止过多的吸入碳酸气,引起不良反应,所以应隔日进浴一次或连浴2日休息1日,每次8~15分钟。
2、并非所有感冒泡泡就好
瀑布浴可活络筋骨、减轻酸痛,而坐浴可消除疲劳。冷热泉交替的方式可加速放松全身。故常有人在温泉和冷水之间轮换交替。但是,泡热水之后再泡冷水这种做法对于血管硬化或血管瘤的人群是绝对禁止的,尤其温度相差太多的话,不宜在短时间内相继浸泡。这种做法对于体质虚弱者更容易造成感冒。
由于在热水浸泡的过程中血管扩张,毛孔舒张,容易造成寒邪乘虚入里。专家称,如果你感冒的症状为鼻塞流清涕、食欲减退、腹满易饱胀等特征,泡温泉确实有一定的康复作用。但如果你有容易疲倦气短乏力,动则气喘,则属于气虚者,并不适合泡温泉。
3、酒后入浴易头晕
上温泉度假村旅游,有的人喝完酒后再泡温泉,但并不合适。因为温泉的温热作用会使得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心脏负荷过重,站立时大脑的血液较少,喝酒过多的易引起头晕,发生摔倒的意外。
4、饱食后也存在这个问题
温泉的热度会刺激血液不断往皮肤表面集中,抑制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抑制食欲中枢。所以,专家建议大家饭前30分钟和饭后一小时最好别泡温泉。此外,建议你在泡温泉的同时多喝水,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防止体液过度蒸发导致脱水。
以上就是为大家总结的几点泡温泉的误区,通过以上相信大家对此也有更多的了解,希望以上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