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泉主题化要强调风格
温泉是“基于私人居留空间的公共服务场所”,虽然也具备居住、休憩等基本功能,但相对于强调私密性的一般住宅而言,更体现出一种公共性,是一种流动性的消费场所,具有重复性的业务特点。设计、经营良好的温泉,能令客人产生一种再次登临的欲望。
和普通温泉不同,生态温泉以接待度假休闲游客为主,为游客提供多种服务,多建在海滨、山川、湖泊等自然风景区附近,远离市区,交通便利,而且其经营季节性强,对娱乐设施要求较完善,讲究人与自然的融合,注重给予居住者一种度假的心情与情调,达到与现实生活的短暂隔离、和自然风光亲密接触,实现自然、人文与时尚生活的完美结合,呈现生态温泉独特的风格与个性。
在时代潮流不断演进、建筑规划理念不断深入的市场情形下,生态温泉在规划设计、管理经营中不仅要考虑人文地理、民俗风情、生态环保等多方面因素,开发出浓郁而独到的主题化风格,更要体现“人本理念”,挖掘文化内涵和意境,用个性化的优质服务,来实现人类感情的某种希冀与渴望,真正体现“生态温泉”的价值。

2、依托民俗风水 在当前生态温泉的建筑、规划和设计中,盲目追求流行、漠视自身文脉、孤立注重理性形式的现象比比皆是,殊不知被忽视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真正应该抓住的东西,那就是民俗和风水文化。民俗是一个地区千百年历史文化的沉淀,而风水则是植根于东方人心中的一种直觉体验。它们赋予生态温泉一种无法替代、固定属于某个地方的灵性――挖掘民俗和风水,将其巧妙的揉入到酒店的特色风格建设中去,并通过休闲模式、室内外环境、游憩环节的创新设计,可形成和地域文化融为一体的特色主题化氛围。
3、构造生态空间回归自然是现代都市人的梦想,而生态温泉正是实现这一梦想的载体,可以说,从诞生时起,生态温泉就打上了生态的烙印,随着人们生态、健康意识的增加,这种烙印越来越清晰和主动。从室外的环境,到室内的布局,甚至材料设备的选择,都要遵循生态的原则,构造整体的和谐生态空间,给游客一种回归的感觉和“天人合一”的感悟。在构造生态空间时,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周边自然环境的资源优势,实现“天造一半,人造一半”。

1、视觉 不同的颜色和场景会导致不同的情绪,而生态温泉应根据实际需要,为顾客提供一场豪华的视觉盛宴或是一桌精致的小菜。在生态温泉的建造中,要选择依山傍水的优美风景;在建筑和景观的设计中和谐的搭配颜色和景致;在客房的布置中创造舒适温馨的光影;并按照主题风格,设置主题化的场景、布局和小品营造,视觉上的主题环境和美感,不只悦目,更是赏心,给顾客一种心灵的慰藉与归属。
2、听觉 雨打芭蕉、静夜虫鸣、叮咚泉水、深山燕啼,这些声音如魔咒般,可驱除烦恼,让人心醉。游客每每前往山野田园度假,在领略风景之余,更喜欢聆听自然的声音。所谓“鸟鸣山更幽”,营造动静协调的环境,是生态温泉打造的重点之一。这里说的听觉,不只是自然的声音,还包括符合主题风格音乐的搭配,不同场所、不同时段,需要不同的音乐器具和旋律的搭配。一个真正能够符合主题旋律的度假圣地,需要努力和用心的营造。
3、嗅觉 阳光、海浪、微风、花草、甚至空气,都是有气味的。事实上,我们认为,人类对气味的判断,有时候只是生理和心理的反映――绿植密布代表着清新,在其中漫步,不自觉的就会嗅到神清气爽的“气味”。倡导环保的生态温泉业,要抓住顾客的嗅觉,更要抓住健康。因此,主题风格要和生态紧密结合,让顾客在清新的空气和淡雅的味道之中“深呼吸”。

5、触觉 触碰到柔软的床铺会有困意,触觉所给予的是一种和心灵最为贴近的感受,这是最最敏感的知觉,是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存在的。生态温泉在特色风格的打造中,一定不能忽视这个容易被遗忘,但却至关重要的知觉。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从细微处体现敏锐,体现和谐。
6、感觉 这里说的感觉是一种超越常规知觉的体验,更像是一种氛围,一种归属感。在感觉享受以外,人们在度假时更需要发自内心的情感关怀。生态温泉要在设计中从感觉方面着手,打造一种独特的风格,给所有光临的顾客以一种安静温暖的氛围,并提供周到的服务,以亲朋好友的心态来对待顾客,在情感的培养上多下功夫。情感的交流和融合才是经营度假酒店最核心的竞争点,也是最能够使顾客留连忘返的制胜法宝。